“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充满了玄幻色彩,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更为人津津乐道。与此同时,这部作品中也充满了佛家的色彩。当然,在我们的传统中,有很多人都信奉佛教。
直到21世纪,依旧有不少人信佛,例如很多富豪们就喜欢求神拜佛,给自己带来一些好运。此外,有一些人也会因为自己的长相,而获得意外收获。例如有一位男子,他曾经因长相酷似“弥勒佛”,随后被富婆看上带回家供养,如今这个男子过得怎样了?
在佛教中,弥勒佛是佛祖的下一任接班者,在他需要等到56亿年之后才能成为佛祖。弥勒佛出生于婆罗门,尽管和释迦牟尼处于同一代,但前者是仙界的第四佛,所以弥勒佛也要拜入其门下修行。
西汉末年,佛教已传入我国,尤其在唐朝以后,我们更非常信奉佛教,并且对弥勒净土非常很是向往,其中有很多高僧都希望能听到佛法。当然,除了僧侣之外,各界的名流也都是佛教的虔诚信徒,例如白居易一生中就写出了很多关于弥勒佛的诗句。
不过到了唐朝中期,极乐净土和弥勒净土就发生了冲突,致此很多民间的人依旧信奉信弥勒。不过西游记问世之前,却已经发生了一些分歧。除此之外,在日本弥勒佛也非常受欢迎,尤其在日本的平安时代,弥勒佛的香火鼎盛,看到弥勒佛圆润的笑态,就使人感觉安心。
不过弥勒佛的最初形象并非现在的圆润,而是瘦瘦高高的,脸型也是长点,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弥勒佛形象,其实是唐朝时期的布袋和尚,随后这一形象也广泛流传,直到今日得到大家的认可。
如此看来,弥勒佛的形象来自于中国,那时至今日,是否有人和布袋和尚的长相似呢?其实现实中真的有,并且他还成为了新一代网红甚至被人供养起来。
曾经有一位小伙,因为长相酷似弥勒佛。最后被一富婆带回家里,对其供奉。不过随后人们却发现,这位富婆并非是佛教的信徒,她只是看到了小伙的外在形象以及商业价值,所以才将他带回去包装变现。由此可见,这位富婆的想法并不值得世人认可。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吴承恩《西游记》
当然,这位酷似弥勒佛的小伙,他本身的形象很讨喜,并且受到大家的欢迎,如果他一直都是这种形象,一定会走红下去,但是富婆却急功近利,一味的散发出铜臭气,不免让那些虔诚的人感到心寒。至此,小伙儿的形象也慢慢变得落寞。
在“西游记”中有很多神话故事,其中一些情节令我们至今难忘。如今,我们提到佛教相关的影视作品,也会想起“西游记”。当然,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中国人信奉着佛教,希望祈求佛祖的保佑。
与此同时,弥勒佛的形象让人非常安心,觉得幸福,因此在我们国内广受欢迎。看到一些历史典籍后,我们更是发现,原来弥勒现今的形象与我们的布袋和尚极其相似,随后也为我们解开很多谜团。
21世纪人们压力很大,有来自工作生活和情感的方方面面压力,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总会想寻找一些心灵寄托。而佛教自传入以来,带给很多人美好与希望,因此尽管生活再困苦,可以去虔诚的烧香拜佛,总会给我们内心带来一点希望。
佛教给很多人带来了希望,也值得尊重。弥勒佛憨态可掬的形象,更是让很多人卸下防备,感觉疲惫的心灵得到了洗涤,因此弥勒佛香火一直很旺。
我们希望弥勒佛能保佑自己,也希望我们的人生会更加美好。当然,这位小伙的走红也能说明弥勒佛在中国有多么受欢迎。不过这位富婆却做错了,她不应一味的用金钱来衡量小伙的商业价值,因此打破人们的美好幻想。
参考资料:
吴承恩《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