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弥勒市委、市政府把“担当实干争先跨越”大讨论活动切实转到加速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上,按照工作任务“见行动、出实效”要求,深入践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等目标,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鸟瞰弥勒市
“乡村振兴五大战略目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发展什么产业、如何守护好绿水青山?……”弥勒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唐伟说,与其坐井观天,不如登高望远。既然思想有局限性,想不出好点子,就走出去学习,在学习中增长见识,在借鉴中找到发展的灵感,探索适合弥勒市发展的路子。
“推动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弥勒市农科局副局长高柱祥说,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该市不断强化产业帮扶,完善产业配套,大力推进云南(弥勒)花卉园区建设,强化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产业项目87个,全市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20.05万亩。
在弥勒市弥阳街道章保社区小河边村,一张张图纸上规划设计的加工厂房正逐步落地生产,一个个网络文化用语标榜的玫瑰花基地渲染出浓厚的浪漫气息。一个革故鼎新、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村正阔步向前。
建设中的小河边村
“以前栽种包谷,费时费力收入还少,现在我的5亩地全种上玫瑰花,亩产值达两万元左右。”章保社区居民杨云开心地说,在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小河边村户人种植鲜食玫瑰花近亩99个品种,发展出72个玫瑰花加工点,玫瑰茶、玫瑰酱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年收入约万元。
“这里要建设商业步行街,那里要建水车和磨房,还要建星河露营基地和产品体验中心。”杨云口中的规划让人为之振奋。“一子落”促“全盘活”,因为小河边村的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民小组均从事玫瑰花种植,连片的玫瑰花也为旅游发展打牢了基础。
小河边村村民在玫瑰种植基地辛勤劳作
“产业发展了,生态环境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高柱祥说,弥勒市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整治方案并抓紧落实。通过做好村庄规划、治优人居环境、抓实村容村貌整治等措施,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无独有偶,在弥勒市弥阳街道太平村,村党总支书记康国其高兴地说:“现在我们村可以说是十步一景。”他口中的美丽村庄正是弥勒市推动“担当实干争先跨越”大讨论活动走深走实,走活乡村振兴路的缩影。太平村聚焦打造文明“太平”,封山禁伐、增植添绿,建设林下村庄,截至目前,该村绿化荒坡亩,建成“两污”处理设施2套,绿化美化村中地块平方米。
在大讨论活动中,抓实美丽乡村建设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村子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宜居村。”康国其说,通过发挥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的先锋示范效应,主动带头从自家开始整治,同时按照网格化推行拆临拆违,走家串户开展宣传动员,化解群众抵触情绪,做好“公共”实事,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村里现已建成公园、广场、老年活动中心等。
发展之路虽然有坚冰,但更有破冰之剑。通过大讨论的深入开展,弥勒市以“思想破冰”助推“行动突围”,着力做好规划引领、环境革命、以点带面,在乡村振兴路上走得越来越“灵活”。
记者:周勇李立章王美红赵婧汁
图片来自红河日报资料库
原标题:《点赞!弥勒以“思想破冰”走活乡村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