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个姚安城,半部云南史,光禄古镇,高家诞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医院坑         http://m.39.net/pf/a_5057514.html

点上面“高氏全球群”加入高氏大家庭!

高氏全球群
  

岁月使然,光禄古镇老了。

老有老的根基,*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根基与积淀,是光禄古镇老而不朽的理由。比起其他老而衰没的古村、古镇,光禄的生命活力,我不敢在此断言。反正,该保留的遗迹文物,光禄保留了,该继承的历史文化,光禄也继承了——尽管无情的历史为它打了折扣。

时光回到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年),汉朝铁骑入滇,云南归汉。汉设益州郡,郡辖二十四县,弄栋县属其一。弄栋县治设于光禄;南诏时设弄栋节度,筑土城于光禄后;唐武德四年置姚州都督府,府治仍然沿用光禄。直到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年),御史李知古新筑土城于今姚安县城。从汉到唐,经历年辉煌的光禄,沉沦在历史深处,从云南*治、经济、文化中心,还原为一个村庄。

姚安路*民总管府旧址,俗呼高土司衙门,雅称高让公故里。高氏土司与姚安光禄,可谓源远流长。从高明清开始,高氏家族世袭领辖姚安二十余世,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可谓显要滇中,尊荣之极。有“九爽七公八宰相,三王一帝五封侯”之家史*绩。元代,中央*权设置姚州,后升格为路,高氏一直执掌权柄。

今姚安*民总管府遗址,唐代初建,后朝屡修,巍峨宽敞,气派非凡,现存正殿五间,进深四间;过厅五间,进深四间;门厅七间,进深四间;北厢其址犹存,南厢已毁。府址北邻高雪君(奣映)祠,是一幢精美的法式建筑,建于年。一墙之隔,高土司衙门与高雪君祠一中一洋,一古一今,无声地,见证岁月的变迁,诉说江山的更迭。它们,是穿越时空的邂逅?是一脉相承的偶然?它们哲学家一样沉默,行为艺术家一样的坦荡。每一个耳聪目明的智者,只要倾心向往,都能聆听到历史的脉动,洞察到历史的余韵。

就这是光禄的一隅,是大唐帝国的重要边关,也是大唐帝国由强盛转向衰落,甚至走向灭亡的历史重镇。

拜访光禄古镇,不如说拜访唐朝历史。脚踩唐朝姚安都督府,仰望历史的天空,光禄令我流连忘返。她的更多魅力,有待人们去体验、去感悟、去流连忘返。也许,发现唐朝的另一个历史版本,轻而易举,它,就在你的脚下。

“一个姚安城,半部云南史”,这个在光禄古镇广为流传的段子,一语道出了光禄古镇的前世今生。

是怎样的往昔,让这个古老的小镇享有如此沉甸甸的历史荣耀?走进光禄、走进姚安路*民总管府,我们或许能明白些什么。

光禄位于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北部,古镇其实是由一群古建筑和几条街道组成。老街非常干净,新铺了青石,两旁的排水沟修砌工整,或露出明沟或隐藏起来;道路的两边有序摆放着盆景树和景观缸,店铺的屋檐下齐刷刷地挂着大红灯笼,老街一下子充满了色彩,情趣盎然。

古镇的建筑基本修复一新,带有浓郁的滇中风情。古镇的次街道如东关巷道和西关巷道还很好地保留着一些古民居,斑驳的痕迹传递着历史的信息,置身于此有种时间穿越的感觉。

光禄古镇的布局讲究而独特。整个古镇呈“坤”之形。华龙寺、文昌宫、*民总管府及东关城门形成一条建筑主轴线,贯彻在“坤”字型的民居街道,东南西北四关连接四方,形成了“坤”字型的建筑格局,既喻意美好,又合乎建筑美学。当然,众多的“回型街”很容易让人不辨东西南北,还好古镇不大,问询着过去,总能找到游览的目的地。

宗亲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