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癫疯仙草王国走木鱼
在湖北省神农架广袤的原始森林中,有一座鲜为人知的小镇――木鱼镇。时值金秋,可是这里依然芳草盛开,树木丰茂。在这里,可以触摸到来自远古洪荒的传奇:神农氏尝百草、汉民族神话史诗《黑暗传》,还有那被原住民挂在门上辟邪的被称作“吞口”的木雕面具,据说已有千年历史……
中国论文
在神农架林区,至今流传着关于神农氏尝百草的传说。这处原始无人区里尽是高山峭壁,以及莽莽丛林和清澈溪流,为中草药的生长提供了最好的环境。木鱼镇旁,就是以药材闻名世界的老君山和小当阳地区,部分区域里生长着超过100种的珍稀中草药。
这些药材效力各异,名字也很奇怪:过江龙、头顶一颗珠、江边一碗水、文王一支笔、七叶一支花……如果说昔日神农氏教会人们辨别草药是丰功伟绩的话,那么作为药农的神农架采药人,则无疑是神农氏精神在当今的延续――在木鱼镇街道上,有许多中草药店铺,里面的草药除了人工培育的常见品种,还会有一些野生珍稀草药,它们多半是靠药农在原始森林中攀爬峭壁采摘换获的。
采药是木鱼镇的支柱行业。40岁的付先华是众多药农中的一个,从18岁出师开始,他采药已经有20多年了。
付先华是相当传统的人,每次上山采药,都会按照先辈的教导精心准备:首先要准备两截坚硬的毛竹竹筒,戴在双手的手腕上,传说手上戴着毛竹筒进山,如果遇到野人,不仅能保护自己的手腕,还能趁着野人大意之时,抽出手来逃脱。
除了一些补给品,必须要准备的还有一条长20米左右的麻绳,绳子一头缠着红绸子,药农们管这个叫“红绳”,有大吉大利,保佑平安的意思。绳子是药农们采药的重要工具――所谓“架木为梯”,就全靠绳子打结来操作。相传神农氏当年就是以滕树皮为材料打结为梯,攀登山岩,这项手艺在药农手中代代相传,在木鱼镇,3岁小孩都会打“梯结”,被称为“神农架人的绝学”。
木鱼镇中有一条穿镇而过的小溪――香溪。它有东源和西源两个源头,西源就在木鱼镇北边的跳架沟中。在那里,暗河泉流聚集为一弯清亮碧绿的深潭,潭水穿林越谷后,最终汇流成这条长68.5公里的溪流。流水清亮婉转,使这座深山小镇拥有了不少诗意。
木鱼人视香溪为母亲河。当地有这样一首打油诗:“昭君何以美,屈原何以伟,探得香溪源,自知其中味。”他们认为,香溪源的深潭是神农氏洗药的地方,所以香溪源的水是有神力的,所以香溪河才会孕育出王昭君这样的美人,以及屈原这样的伟人。
在溪边的小店里,可以吃到细嫩爽口的神农箭竹笋和当地著名的香菇炖土鸡。不过,在木鱼镇最悠闲的时光,当属捧一杯刚炒制的木鱼新茶,沉浸在小镇的湿润与朦胧中。
茶农周衡介绍说,除了人工种植的茶,至今香溪源里还有不少野生茶树,传说都是当年“神农采药,为民疗疾,日遇七十二*,得茶而解之”后留下来的,被称为“神农茶”,以前有不少采茶的人为此专门采野生茶。不过采神农茶相当辛苦,野生茶难寻不说,生长之地多半也险峻,所以许多人靠着采茶赚了点钱之后,都转行了。
(责编:刘建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