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正规 http://www.zherpaint.com/文:静怡苑心灵乐园
第18课
今天继续讲《维摩诘经》。
明天是喇荣佛学院和喇荣寺供护法的日子。大家都应该清楚供护法的历史:早在一百多年前,第一世敦珠法王与土地神木天女发生了纠纷。法王家中最小的女孩被土地神害死,大批眷属患上疾病,同时,法王家里还发生了许多其他意外。敦珠法王就把土地神遣送到炉霍一个叫拉费嘎当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罗科玛附近。后来有位大德从中调解,敦珠法王便允许土地神回来。就在我们现在供护法的地方,土地神化成一股气融入了山顶。双方都许下了承诺:每年藏历六月二十六日,敦珠法王和属于喇荣法脉的弟子都要供养土地神;而土地神从此之后则要护持喇荣法脉,创造一切顺缘,遣除一切违缘。
法王如意宝在世时,我们一直遵守这个承诺。明天就是这个特殊的日子。愿意去供护法的道友,按男、女众分开参加。不过,现在女众多了,女众供护法的地方可能会稍显狭窄。目前还不清楚当时的划分依据,今后则根据实际情况再作调整。除了个别发心部门,其他部门要是没有特殊情况,都可以暂停手中的工作去参加活动。实在不能去的道友,可以在家里念诵供护法仪轨。
因为护法神有智慧身和神变身,属于喇荣法脉但不在学院的道友,可以自己通过意幻观想来供护法,不一定非要去现场。因为走山路很辛苦、很困难,有时又事务繁忙,所以我时常也选择在家里供护法,护法神肯定会来享用(上师笑)。这是我懒惰的借口,不过这样供也未尝不可。
对那些由于种种因缘已离开学院但还心系法脉的道友,我要提醒一下:不论国内外,现在都有些地方声称自己是喇荣的分院、分寺,请最好不要这样妄说。我们从未承认过某个地方是佛学院的分院、喇荣寺的分寺,因为这样管理会比较方便,也能避免给大家造成误会。
如果自认为属于喇荣的传承,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现在有的地方只有一、两个道友,有的地方因为各方面的因缘人会多一些,不管怎样,都属于法脉的传承。不必非要建立某种机构,因为这样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不安,比如有人会觉得:“是不是喇荣有了许多不同的分支?这些分支以后会不会不妥?”在此声明,我们佛学院只此一所,喇荣寺也只此一座,除此之外,别无分号。
全世界有很多佛教中心、寺院和佛学院,大家都可以依止修行。如果做得有声有色,弘法利生的事业也兴旺发达,是不是学院的分院都没有关系;如果做得不好,却说是学院的分院,就反而会给学院带来不良的影响。故无论供护法、开法会还是平时讲经说法,大家最好不要利用喇荣的名义,这可能会给汉传佛教带来担忧,或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如果真的有分院,这样说也无妨,但实际上并没有。所以,请以各自的身份来修行和弘扬佛法,这点希望大家切记。
只要是有信心、缘分和兴趣的道友,都可以参与喇荣的修行。如共修金刚萨埵心咒时,大家都可以参与;或者其他重要的修行,大家也可以共同发愿。除此之外,我们不会像以前的个别寺院或中心,要强制每年交多少钱、派多少人等等,因为这样反而会令许多弘法利生的事业无法顺利承办。大家在各个地方修行,还是要具备善巧、智慧和方便。
上节课把嘎达亚那(迦旃延)尊者部分的传承念完了,今天只念诵阿那律尊者部分的传承就可以了。
(上师念诵传承)
下面我们接着讲《维摩诘经》。这部经典从下周开始,每周讲两堂课。一直讲到九月十号左右,然后也许会暂停一个月。有些人可能会不耐烦:“要讲就全部讲完嘛,不讲就干脆别讲!”但我这边确实无法兼顾,有时业风来袭,的确无法阻挡,一会儿把我吹得很远,一会儿又吹得很近,一会儿准备吹风时,又吹不动,我就下来了(众笑)。业力的风,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够掌控的。
我的业风和你们共业的风虽有差别,但其实也是所有听众的共业,归根结底,是我们大家的共业。因此,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时间安排。当然,我也在很努力地配合大家,你们自己也要做好相应的时间安排。从现在8月初到9月初之间,除了《维摩诘经》,还有《孝经》和《胜道宝鬘论》,还有一些其他课,我在这里暂且不提。
总而言之,大家一定要把《维摩诘经》当作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课程来学习。之所以这样讲,并不是因为这是我的课,而是因为我们能否学好任何一种知识,都取决于你对它的重视度。如果你特别重视,那你得到的加持、传承和收获,都是非同寻常的;如果你以心情糟、睡过头等各种理由,今天忘、明天懒、后天忙,自己不重视,那你也将收获甚微。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大家应该扪心自问:我对这个法重视到什么程度?到底有没有信心?
好多人对这部《维摩诘经》都十分感兴趣,这是因为,一方面,经中宣讲了诸多将烦恼直接转为道用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讲了许多大乘不共的教言,这些在声闻乘和普通大乘当中根本听不到;再者,对密法有信心的人,会发现里面时常出现的密法窍决和修行方法也是非常殊胜的;此外还有个特别之处是,不像因明或《现观庄严论》等等,往往只有一种思路首尾连贯,但这部经有情节,一会儿出现一个人物,一会儿又出现另一个人物,所以我们会有种期待:“目犍连到底遇到什么了?”
前面己经讲述了释迦牟尼佛的五大声闻弟子——舍利弗、目犍连、迦叶尊者、须菩提和富楼那尊者的故事。每个故事都道出了不同的修行方法。
今天讲迦旃延(嘎达亚那)尊者的故事,之后还有阿那律尊者、优波离尊者、罗睺罗以及阿难尊者。这一品中,出场的主要是十大声闻弟子,分别是神通第一、智慧第一、头陀行第一、解空第一……全部是第一名啊!本品主要讲了小乘尊者与维摩诘居士之间的对话,接下来还会讲弥勒菩萨、文殊菩萨等大乘菩萨和维摩诘居士的沟通和交流。
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我们这里研究班的讲考者,即使我叫他们不要认真听,他们仍然十分精进(众笑),这应该是由于有讲考的压力。毕竟要面对这么多人讲考,水平怎样大家一听就心知肚明。甚至有时我们还要求用外语讲考,我们不懂外语,就算他们讲得不好我们也听不懂(众笑)。只要听起来比较流畅、舒服,就会认为可能讲得比较好(上师笑);如果讲得不是很顺畅,就认为也许讲得不太好。我们这里外语的语种比较多,外语讲考的大体情形就是这样。
不管怎样,现在每周会安排一、两节课,各地的听众都要慢慢消化所闻法义,循序渐进地学下去。希望每个人的相续都真正能获得释迦牟尼佛和维摩诘居士的加持,学完这部经典后,能对大乘经典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乃至产生不同程度的定解,对密法和汉地禅宗的一些甚深行为,也能有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理解。
其实,这样的学习和见解非常重要,否则现在很多人以佛教徒的名义来毁坏佛教,虽然他们不是有意为之,但这种破坏力仍然十分强大。这种现象是非常可怕的,然而人们对此不仅津津乐道,为数不少的人还欣然接受。如今网络蔓延的时代,这种颠倒现象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从文字上看,今天晚上这两个故事比较简单,可能不需要太多讲解。前面讲过关于富楼那尊者的故事,富楼那尊者的藏文音译为“刚波”,舍利子是“夏热沃”,目犍连是“目尔嘎帝沃”,迦叶尊者是“沃仲”,须菩提是“央姆珠”。我在教你们藏文哦。(众笑)
今天讲迦旃延(藏文叫“嘎达亚那”)尊者的故事。“嘎达亚那”是梵语直译。想必大家都知道,迦旃延尊者在佛教中是很出名的,经常去到饿鬼、地狱和旁生等恶趣,了解恶趣众生前世今生的业力,给他们讲一些佛法窍诀后又回到人间。就像一些所谓的“还魂师”,经常游历中阴,了解那些众生的苦乐感受。
有些佛教史中说,在释迦牟尼佛降生时,有一位仙人来为王子看相,说:“如果悉达多太子出家,将来就会成佛;如果不出家,未来则会成为转轮王。”这位仙人,就是迦旃延尊者的舅舅。
尊者父亲是当时的一个大国师,家境优裕,家里有两个孩子。哥哥智慧超群,有很多弟子。尊者长大后,智慧也卓越出众,哥哥的弟子经常跑到他这里来学习,他担心这样抢了哥哥的弟子会造成不和,就辗转去了别的国家。
因为尊者常听舅舅说:“你以后要好好依止释迦牟尼佛,平日也要常常祈祷佛陀,以便获得加持早日开悟。”他便依循教导,并如是祈祷。但当时婆罗门仙人年事已高,悉达多太子开悟成佛时,老仙人已经离开了世间。经历了种种波折,尊者想起了舅舅以前的叮嘱,终于皈依了佛陀,在佛前出家,并最终获得了阿罗汉果位。
尊者就是这样一位非常了不起的阿罗汉,而且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也与众不同。当时有一个仆从众多的残暴者,其下一位老妇女常受虐待。一次,妇人背着瓶子到了河边,边走边哭泣,深感人生痛苦无望而想结束生命。万般无奈之时,正好遇到尊者,尊者问:“为何要这样呢?”她说:“我常受虐待,也没有衣食住处,感觉生不如死,人生没有任何意义!”
现在有些悲观主义者,也常说人生没有意义,想一死了之。其实,经常说这些负面的语言不太好,我们应当了知人生是很有意义的。虽然有时因为生活的艰难,的确会产生一些厌离心,但不能经常这样自怨自艾。医学上也说,有些身体疾患表面上看似乎是产生于其他因缘,但有两百多种疾病却是由心情烦闷而导致的。心情不好会慢慢积累很多毒素,从而诱发疾病,这种说法确实存在。
听着老妇可怜的哭诉,尊者说:“没必要自寻短见,但你这么穷,如果你能把贫穷卖出去,这倒是可以办到的。”
“我现在穷得叮当响,没有什么可以卖的呀!”老妇女很惊讶。
“有一个办法,你打一瓶水,再把这瓶水给我,你的匮乏就会穷尽。”尊者微笑着说。
于是老妇女破涕为笑,赶紧舀了满满一瓶水供养迦旃延尊者。尊者为其布施的功德作了回向。
老妇离世后,因此功德转生天界,且生生世世都不再贫穷。
这些因果道理以后也会讲。
现在因为西方思想的侵入,大家多多少少会受到一些影响。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一些道理,我会刻意讲述一些故事或历史,希望大家能从正面的角度去思维。否则,除了理性的推理之外什么都不承认,这也是不合理的。就像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如果在别人面前讲,别人不一定完全相信,但很多难以想象的事情,的确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发生。我们的思维方式若是过于极端和偏堕,这样的影响会很严重。持偏见者即使得到智慧,也是不全面的。
以上简单介绍了迦旃延尊者本人。历史上,他被称作“解义第一”或“论义第一”,对于佛讲的内容,在解说其密义、意义方面,能力尤为突出。在解释了义、不了义的佛法方面,尊者颇有特长,能用自己的语言作深入浅出的阐述。
佛告摩诃迦旃延:“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前面五位大弟子都不敢去维摩诘居士那里,于是佛转向尊者:“你经常跑到地狱、饿鬼等处,哪里都敢去,维摩诘居士病得很严重,这几天一直不出来,今天该你代我去维摩诘居士那里探病。”
迦旃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者,佛为诸比丘略说法要,我即于后,敷演其义,谓无常义、苦义、空义、无我义、寂灭义。
迦旃延尊者对佛陀说:“世尊,我确确实实不堪任去维摩诘居士那里的重担。”
原因是什么呢?以前,有一次,佛陀为诸位比丘众宣说了佛法精要,主要内容是四法印。当时迦旃延尊者所负责的教学任务,相当于我们现在法师讲完课,他再进一步辅导。
我看有些辅导员辅导时很陶醉,自己一直在那里“翩翩起舞”,倒是也可以,辅导时还是要有一种感觉,这也是很重要的。如果自己一点感觉都没有,还要给别人讲,别人也容易睡着。不知道迦旃延尊者辅导的时候,现场具体怎么样,反正佛陀讲法后,他就负责辅导佛陀所讲的内容。
所以,我们现在的辅导课也很重要。以前法王如意宝讲完后,会安排一个大辅导,大辅导之后又是小辅导。比如今天讲完后,大概有一、两堂辅导课,明天上午又继续辅导来回顾昨天的内容。无论是非常简单的因果方面的法,还是甚深的中观和密法,反复辅导的效果都很显著。
因为时间有限,我也不敢耽误法师们的课。课后基本上安排十几二十分钟的轮流辅导,个别人辅导的时候还是不错的。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辅导的环节。
希望以后也有居士能辅导,这是很好的。我们也很需要居士法师。佛教并没有要求讲法一定要出家人,维摩诘居士不但给居士讲,还给所有出家人或阿罗汉讲。阿罗汉们一个个都因为他醍醐灌顶般的犀利言辞,而吓得不敢言语。所以,我们也应该像维摩诘那样,让所有的比丘、比丘尼、堪布和堪姆都在下面规规矩矩、恭恭敬敬地合掌顶礼。
不过,有些居士比较狂妄,喜欢胡言乱语。讲法者最好还是要有闻思修行的功底,否则什么都不懂就在上面夸夸其谈,那样会害人害己。
如果真正懂得佛法,居士中以后也可以有格西、格西玛。宁玛派和噶举派经常称法师为堪布和堪姆,以后居士中也可以有堪布和堪姆。以前的堪布肯定是出家人,以后留着长头发的某某堪布或堪姆也可以有。但因为受传统所限,现在就改成这样的称呼也许有点不合适。
传统的改革需要一个过程,最初也会有很多反对的声音,所以不一定马上能执行。但无论是从佛法教义,还是从维摩诘居士的故事也可以看出来,如果居士中有真正能讲经说法者,出家人也可以听。
这样的例子在藏传佛教中也有,以前的持明者和密咒士确实了不起。以第一世敦珠法王、顶果钦哲仁波切、麦彭仁波切、智悲光尊者等人为代表的成就者们,虽然显现是在家人,但他们传下来的智慧却无人能及。希望有些出家人不要因执著出家形象而排斥居士,认为位次就必须按照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和优婆夷的顺序排下来,好像居士就应该处于很低的位置,排在最下面。要多看看维摩诘居士的故事,以后弘法利生的事业究竟去向如何谁也说不清。毕竟现在出家人数量有限,弘扬佛法仅仅靠出家人是不太现实的。
在国内外一些道场常听人说:“我们这里很麻烦啊,你们可不可以给我们派一些法师来?如果有法师常住,我们才有弘法利生的希望,才能继续把道场办好。如果法师不来,我们的居士会全部都跑啦……”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却真是爱莫能助。实际上,居士还是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建立道场、供护法以及弘扬佛法的。
我是不是讲得快了点(上师喝水)?有时我故意讲快点,我觉得挺好的。但我以前讲得更快,他们经常说我讲得太快了,我现在讲得算是比较慢的了。
现在讲到迦旃延尊者在辅导,辅导的内容是无常、苦、空、无我和寂灭五个内容。这里的空,藏文版本当中是没有的,汉文版本中都有。日文和藏文应该是同一版本,其他版本都讲了五个内容。藏文版中尊者辅导的是四法印。
这时维摩诘居士又来了,他经常突然出现。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到外面看一看。迦旃延尊者经常游历于饿鬼道与地狱中,回来后再把了解的情况告诉世人,让他们明了因果的道理。维摩诘居士也经常特意去一些有益于世人的地方。我今天也跟一些发心人员讲,身为法师、辅导员等管理者,仅仅在办公室里写一个文件、发一些E-mail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