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西寿阳石佛寺石窟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是怎样引起的 https://m-mip.39.net/fitness/mipso_4518425.html

《文物》年02期

李裕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石佛寺石窟位于山西省寿阳县南35公里白云乡阔郊村西约米的东南向的崖壁上,北纬37P3475",东经°05′73"(图一)。

石窟所在崖壁大致呈东西走向,岩石属于灰黄色砂岩。山势不高,海拔米。窟前有外前河流过。石窟开凿在长度约70米的崖壁上,距地面高10余米。现存洞窟2座,小龛8个。洞窟分为东、西、中3个部分。西部崖面略向南突出,崖面开凿有第1窟及第1、2龛。明清时期,在洞窟和小龛前建有5个圆拱券顶的石构建筑(图二)。石条砌筑十分规整,中间券洞内为第1窟,券洞上方刻有“石佛寺”3字(图四)。中部与西部相连,但崖面略靠后,共雕造8个小龛,编号3~8龛(图三)。明清时期,在佛龛前用条石砌筑了面宽三间的建筑,中间辟门楼,有石筑门柱、斗拱和屋檐,雕刻十分精细。门上悬石匾,其上镌刻“清寿轩”3字(图六)。两侧开窗户。在西区和中区前有高6~7米的石砌平台,平台东部为石砌漫道,可供上下(图五)。东部距离中部约有50米,只有第2窟1个洞窟。窟外砌筑单孔券顶建筑。

年,石窟曾遭盗扰,第1窟窟内三尊主尊佛像头部被盗割,北壁和西壁佛头现已被追回,藏于寿阳县文管所。年出版的《山西省文物地图集》曾有简单介绍,并将石佛寺石窟的年代笼统地定为北朝"。年9月中旬笔者进行了实地勘察甲,发现该石窟主要洞窟造像保存尚好,且具显著的北齐至隋代特征,是一处重要的石窟寺遗址。

第1窟

窟口东南向,方位北偏东32°。平面方形,覆斗顶。面宽、进深均2.62、通高2.47米。窟门因明清时期依崖面修建石券洞而凿毁,从窟内前壁东侧残留宽0.54米的壁面,可以推知原窟门宽约1.52、高约1.84、深0.45米。北壁和东、西壁前设低坛基,北壁坛基宽0.5、高0.16米(图七)。坛上雕像,造像都经后代彩绘重桩。

北壁(正壁)坛基上依壁雕一佛二弟子像。

佛像身高(至肩)0.58米。头颈部为现代重塑,原佛头与颈部通高0.32米,故而佛像原高应为0.9米。佛头高0.27、面宽0.2米。头顶有宽大的肉髻,发髻中分,素面。面相丰圆,眉呈弯月,用突起的尖棱来表现。眼睛细长,且合成一条缝。窄鼻,鼻尖残,小嘴,双唇呈卧弓形。双耳短,颈部粗细适中(图一三)。双肩略宽,身体健壮,上身内着僧祗支,外披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单薄,衣纹简洁疏朗,紧裹身体,裙摆短,覆于座上。双手置于腹前,施禅定印,露左足,结珈趺坐于束腰仰覆莲座上。莲座高0.61、宽0.94、深0.48米。莲座上层仰莲为单瓣式,下层覆莲为宝装莲瓣。束腰处雕刻一圈环形连珠,连珠间以3个竖立的小圆珠作为分隔,刻工精细。

左侧为弟子迦叶,高1.05米。头部比例稍大,鼻子以上部分已被凿毁,下颌方圆,小嘴,下巴微翘,长耳。颈部粗细适中,雕出竖向的颈肌,颈下为突起的锁骨,双肩圆润,身体健壮。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衣纹疏朗,下摆露出内裙。左手下垂,持香袋右臂上举于胸前,手残,似持经盒。露双足,足下踩覆莲座,座面风化。座高0.16、直径0.3米。

右侧弟子头部被盗,现代重塑身高(至颈)0.83米。双肩微溜,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样式同左侧弟子。左臂举于胸前,手残右臂下垂,手亦残。露双足,足下踩覆莲座,座面风化。座高0.2、直径0.34米(图八)。

西壁坛基上雕一佛一弟子一菩萨像。佛像身高(至肩)0.61米。头颈部为现代重塑,原佛头与颈部通高0.33米,故而佛像原高应为0.94米。佛头高0.28、面宽0.19米,形象与北壁佛头相似。头顶有高而宽的肉髻。面相丰圆,弯眉细眼,窄鼻小嘴,颈部稍细(图一四)。体态、服饰也与北壁佛像相似,身体圆润,腹部略鼓。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裙摆覆座上。右臂上举,手残,残断处有方孔,系重新安插佛手时所留下的卯孔左手下垂,施与愿印。露右足,结珈趺坐于束腰仰覆莲座上。座高0.46、宽0.69、深0.43米。佛座在佛像双腿前的部分已经断开,莲座样式与北壁莲座相同,上层仰莲为单瓣式,下层为宝装覆莲,束腰处雕刻一圈环形连珠。

左侧菩萨身高1.09米。头戴高冠,冠大部分已毁,现残留右后侧部分。冠两侧扎宝缯,宝缯沿双耳后侧下垂及肩。发际平展,中有分叉。面相长圆,眉眼细长,小嘴,鼻及下颌残。颈部粗细适中。身体呈直筒状。胸部略有风化剥蚀,隐约可见颈下佩戴的桃尖形项圈。双肩敷搭披巾,披巾于腹部圆形装饰处交叉,垂至膝部后再上搭手肘,然后沿身侧下垂及地。上身服饰不清,下身着裙,裙腰于腹部外翻,并系双带,垂于双腿间。左臂下垂,手残右小臂上举,手残。露双足,立于覆莲座上。座高0.15、宽0.3米。

右侧弟子身高(至颈)0.83米。头已毁,现代重塑一菩萨头像。身体风化严重,服饰已不清。双手举于胸前,似合十。露双足,立于覆莲座上。座高0.12、宽0.31米。

东壁东壁与西壁对称,也在坛基上雕一佛一弟子一菩萨像,但佛像为倚坐。

倚坐佛头部被盗,现代重塑,身高(至颈部)0.97米。按北壁佛头高0.28米计算,原佛身高应为1.25米。颈部粗细适中,双肩略宽,身体圆润,服饰与北壁佛像略同,上身内着僧祗支,外披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下摆有内外二层,衣纹疏朗。左手掌心向下抚于膝部右臂上举,袈裟右衣摆搭于右臂上,手残,残断处留有卯孔。露双足,倚坐于叠涩须弥座上,座高0.46、宽0.69、深0.13米。双足下各踩一莲座,座高0.13、直径0.25米。

左侧弟子头部被盗,现代重塑。身高(至肩)0.74米,全像复原高度0.93米。身体粗壮,呈直筒状,双肩和腿部表面略有风化。双手举于胸前,手残,似合十,残断处也留有卯孔。衣下露双足,足下踩莲座,座面风化剥蚀。座高0.15、直径0.25米。

右侧菩萨头部被盗,现代重塑,身高(至肩)0.86米,全像复原高度1.15米。菩萨头两侧残留有下垂及肩的宝缯,双肩表面略有风化,颈下戴桃尖形项圈。双肩敷搭披巾,于腹部交叉,垂至膝部后再上搭手肘,然后沿身侧下垂及地。左肩斜披一串连珠璎珞至右腿处。上身着僧祗支,下身着裙,裙腰于腹部外翻,并系双带,垂于双腿间。左手臂曲置于左腹部,手下垂;右小臂上举,手残。露双足,立于覆莲座上,座面风化剥蚀。座高0.09、直径0.37米(图九、一五)。

前壁和窟顶均无雕刻。明清时期在窟顶绘有八卦图案。

第2窟

窟口东南向,方位北偏东32°。平面方形,四角攒尖顶。面宽1.25、进深0.95、通高1.33米。窟门为圆拱形,宽1.05、深0.13、高1.19米。北壁开一龛,东、西壁前设低坛基,坛基宽0.13、高0.16米(图一O、一六)。龛内和坛上均雕刻造像。由于造像风化剥蚀较为严重,明清时期曾经抹泥重桩彩绘,现大部分已经剥落。

北壁(正壁)通壁开一圆拱形龛,高1.04.宽0.95、深0.18米。无龛楣和龛柱,龛内雕一佛二弟子像。

佛像身高0.78米,风化较为严重。头顶有宽大的肉髻,五官及服饰皆风化不清,溜肩,似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裙摆短,覆于座上,双手置于腹前,施禅定印,露右足,结珈跌坐于龛底面上。

左侧弟子高0.68米。头部及上身风化剥蚀较为严重,五官不清。身体呈直筒状,身着袈裟,双手举于胸前。左手压右手,抚于胸口。露双足,立于仰莲座上。座高0.07、直径0.18米。

右侧弟子高0.67米。头部及上身风化剥蚀严重,明清时期曾抹泥重班,现残留较多的重桩泥皮。五官不清。身体呈直筒状,身着袈裟双手也举于胸前,似合十。露双足,立于仰莲座上。座高0.07、直径0.18米(图一一)。

西壁坛基上雕三尊造像。由内而外分别是菩萨、螺髻弟子和菩萨装立像。

内侧菩萨高0.71米。头部比例较大,头戴低花冠,冠两侧扎下垂及肩的宝缯。面相长方形,弯眉细眼,嘴鼻略宽,长耳垂肩,粗颈。上身右侧被凿毁,服饰不清。下身着裙。大腿处残留有披巾和璎珞,披巾于腹部交叉,垂至膝部后再上搭手肘,然后沿身侧下垂及地。左臂曲置于胸、腹间,手残。露双足,立于坛基上。坛基侧面雕出覆莲座样式(图一八)。

螺髻弟子高0.7米。头部比例较大,头顶有螺形发髻,面部和身体风化剥蚀严重,残留明清时期的重班泥皮。五官不清,身着袈裟,双手拱于胸前,露双足,立于坛基上。

外侧菩萨装立像高0.69米。头部和身体风化剥蚀严重,头两侧残留有下垂及肩的宝缯,五官及上身服饰已不清。下身着裙,可看到有披巾沿身体两侧下垂及地。露双足,立于坛基上。坛基侧面雕刻出山形座(图一七)。

东壁坛基上雕三尊造像,与西壁对称。由内而外分别是菩萨、螺髻弟子、菩萨装立像。

内侧菩萨高0.74米。头已毁,头部两侧残存有宝缯,粗颈。身体表面略有风化剥蚀。双肩敷搭披巾,于腹部饰物处交叉,垂至膝部后再上搭手肘,然后沿身侧下垂及地。左肩斜披一串连珠璎珞至右腿处。上身服饰不清,下身着裙,腹系双带,垂于双腿间。左手自然下垂右小臂上举,手残。露双足,立于坛基上。

螺髻弟子高0.7米。头已毁,头部外轮廓呈锥状,与西壁相同,应为头顶螺髻的形象。身体风化严重,形象不清。露双足,立于坛基上。

外侧立像高0.71米。头残,身体风化严重,形象不清。身体两侧残留有下垂及地的披巾(图一二、一九)。

窟顶无雕刻。第1盒

位于第1窟西侧崖面上。为圆拱形浅龛,高、宽均0.8、深0.2米。龛内雕一尊造像,已风化不清。

第2龛

位于第1龛东侧。为尖拱形,敞口龛,高1、宽0.89、深0.98米。龛内平面呈方形,北壁(正壁)与东、西壁前设低坛基。北壁坛基上雕一坐佛,经明清时期重粗,已失原貌。佛双手施禅定印,结珈趺坐于束腰莲座上。东、西壁坛基上各雕一弟子、一菩萨像。弟子头均毁,身披袈裟,身体粗壮。两侧菩萨像均被凿毁。

第3龛

位于中部崖面西侧。为圆拱形,敞口龛,高0.92、宽0.93、深0.64米。龛内平面略呈长方形,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北壁(正壁)雕倚坐弥勒佛,佛头肉髻低平,素面。面相长圆而丰满,弯眉长眼,鼻残,大嘴,厚唇,粗颈。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右肩衣领为单层,直接下垂于腹部。左肩衣领为三层,均从左肩斜向身体右侧,并为右肩衣领所压。其中最里面的一层应是僧祗支。无衣纹雕刻。双手置于腹部,施禅定印。双腿自然下垂,倚坐于叠涩须弥座上,双足下踩莲台。东、西壁皆是内侧为弟子像,外侧为菩萨像。东壁弟子保存较好,头部比例较大,眉眼细长,大嘴,厚唇。身体粗短,不合比例。身着“U”字领袈裟。双手裹在袈裟内,置于腹部。露双足,立于长圆形座上。西壁弟子头部亦大,面部残,身着袈裟,双手合十,立于圆座上。二菩萨像均风化严重,形象不清,下身两侧可见下垂及地的披巾。龛口两侧原各有一身力士像,东侧力士已无存,西侧力士残存下身,着裙,露双足,立式(图二O)。

第4龛

位于第3龛东侧上方。为圆拱形,敞口龛,高1.04、宽1、深0.52米。龛内雕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及二弟子像。释迦、多宝风化严重,头部肉髻低平,面相丰圆。身体上保留了明清时期重班的样式。结珈趺坐于方形佛座上。两侧各有一弟子像,也风化严重,形象不清(图二一)。

第5龛

位于第4龛东侧下方。为圆拱形,敞口龛,高0.82、宽0.74、深0.43米。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佛像头部肉髻低平,面相丰圆。五官已剥蚀模糊,粗颈,双肩圆润,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双手施禅定印,结珈趺坐于束腰仰覆莲座上。两侧弟子风化严重,双手似合十,立于圆座上。两侧菩萨均被凿毁,其中东侧菩萨残留圆座。龛外两侧各雕一力士像,均被凿毁,现残留双足(图二二)。

第6龛

位于第5龛东侧。为圆拱形,敞口龛,高0.94、宽0.92、深0.58米。龛平面呈长方形,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佛像风化严重,五官不清,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双手施禅定印,结珈跌坐于束腰仰覆莲座上。两侧弟子风化严重,形象不清。两侧菩萨均被凿毁,残留圆座。龛外两侧各雕一力士像,也被凿毁,现残留双足。

第7龛

位于第6龛东侧。为圆拱形,敞口龛,高0.7、宽0.66、深0.32米。龛内雕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及二弟子二菩萨像。释迦、多宝风化严重,双手施禅定印,分别结珈跌坐于两个束腰仰覆莲座上。两侧二弟子二菩萨像均风化严重,形象不清(图二三)。

第8龛

位于第7龛东侧。此龛为窟前建筑的东墙所遮,龛高、宽约0.8米。龛较浅,龛内雕一结珈跌坐佛像,风化严重,形象不清。龛下有造像题记,可见“□□十二年佛弟子造……(皇)帝陛下法界……时成佛”等字。年号辨认不清。

石佛寺石窟仅中区摩崖第8龛有“□□十二年”题记,但年号已风化不清,此龛造像也风化严重,无法看出时代特点。但参考其他保存稍好的龛像,如第3龛倚坐佛头顶肉髻低平,面相丰圆,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第5龛佛像形象同第3龛,下有仰覆莲座。这些都是北齐至隋代流行的样式。又,题记“十”前似有“二”字,但“十”字前只有两个字的空间,如果是“二十二年”的话,两个字的年号就无法刻上去。此“二”字疑为只剩下半部的“皇”字,故怀疑第8龛纪年或为隋开皇十二年(年)。如果这样的判断能够成立的话,那么石佛寺中区以及西区的摩崖龛像应该开凿于隋代开皇前期,而第8龛位置稍偏,应该是中区开凿年代最晚的龛像。

石佛寺第1窟具有典型的北齐石窟造像特点。如洞窟形制为方形覆斗顶,窟内三壁前设坛基,坛基上依壁雕像的作法与北齐晚期开凿的河北邯郸南响堂第6窟甲、北齐天保六年(年)开凿完工的河南安阳小南海中窟类似,但这两个洞窟均为高坛基,与石佛寺稍有不同。北齐末在河北涉县开凿的林旺石窟,为方形覆斗顶,三壁前设低坛基明,与石佛寺窟型相同。

此窟造像题材为三壁三佛,其中东壁为倚坐佛,这样就组成了三世佛。三世佛是北魏以来流行的题材,但北魏时期主要流行的是交脚弥勒菩萨组成的三世佛,到北齐时期则流行倚坐弥勒佛组成的三世佛,如南响堂第7窟和第5窟呵、水浴寺叩、天龙山第1窟回。此窟佛像和菩萨时代特点鲜明,如佛像肉髻低平,面相浑圆,身体健壮,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裙摆短,仅覆于座上。这种袈裟样式和圆润丰满的肌体正是北齐佛像所流行的样式,与开凿于北齐天统四年(年)之前的北响堂南洞佛像咽和南响堂第1、2、4、7窟佛像一致叫,表现了这一时期的流行风尚。又,二坐佛均坐于圆形仰覆莲座上,这种佛座样式始见于北响堂中洞主尊佛像之佛座。在南响堂山1、5、7窟,水浴寺石窟西窟西壁龛,天龙山北齐第1、16窟以及隋开皇四年(年)开凿的第8窟中的佛座都为仰覆莲座,表明这种佛座样式也是北齐到隋代所流行的。东壁右侧菩萨身上斜披一道璎珞的样式最早见于河北邯郸北响堂北洞中心柱龛内两侧胁侍菩萨像吧,北洞窟外前厅南崖面北齐洞窟内正壁(东壁)左侧菩萨像、南洞窟顶覆钵小窟内的胁侍菩萨像哩、南响堂第7窟右壁两侧菩萨像即是这种样式的典型代表,是邺城地区出现并且较为流行的新样式。这种样式又影响到山西太原龙山北齐开凿的姑姑洞石窟如中窟菩萨像即是如此吗。

根据上述比较,第1窟具有较多的北齐石窟造像特点,尤其与南响堂石窟接近,因此可以推定其为北齐晚期开凿的洞窟。

第2窟洞窟形制为方形四角攒尖顶,正壁开一龛,侧壁设坛基。这种形制不见于邺城和太原地区北齐洞窟中,缺少可对比的资料。虽然窟内造像风化较为严重,但仍然反映了北齐晚期至隋代的特点,如两侧壁各有三尊形体大小相似的造像,中尊头顶明显呈尖状,应是螺形发髻。两侧为菩萨像。结合正壁龛内一佛二弟子像,此窟造像题材组成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螺髻弟子二菩萨像叫,这种组合形式与北响堂南洞十分相似,如南洞正壁(东壁)为一佛二弟子四菩萨像,北壁为一佛二弟子二螺髻弟子二菩萨像,南壁也为一佛四弟子二菩萨像的组合。由于南壁弟子头部均后补,参考与之相对的北壁造像组合,理应为二弟子二螺髻弟子像咽。又如南响堂第6窟南壁为一佛四弟子组合,外侧二弟子也为螺髻像嗯。这种螺髻弟子像最早见于北魏龙门宾阳中洞甬道北壁上方内侧,为身着通肩袈裟,双手捧博山炉的形象,后流行于北魏晚期至北齐间,但造像样式有明显的变化。如北魏时期螺髻高而尖,北齐螺髻则较低,第2窟螺髻的样式与响堂山螺髻弟子像一致。又,此窟两侧壁内侧菩萨像保存稍好,也可反映时代特点。东壁菩萨像身上斜披一道璎珞的作法是北齐流行的样式,这种样式在东部地区的隋代石窟造像中也有。西壁菩萨头大身短,戴低花冠,脸形偏长,嘴鼻稍宽的特点,与北齐菩萨像略有差别,而与隋开皇初期开凿的山东青州驼山石窟第3窟和第2窟胁侍菩萨像相似。尤其是开皇十年(年)前开凿的驼山第2窟菩萨像,无论是面相,还是形体都十分相似吧。

总之,第2窟既有北齐造像题材和样式的特点,也有隋初造像的特点,因而此窟的开凿年代应定为隋代开皇前期(约~年)。

石佛寺石窟与太原地区北齐洞窟流行方形覆斗顶、三壁三龛式不同。一佛二弟子二螺髻弟子四菩萨的组合也不见太原地区诸石窟中,而与邺城地区石窟寺大体相同,这反映了来自于邺城地区的影响。

石佛寺石窟不见于地方志的记载。从现在交通路线看,寿阳石佛寺地处寿阳县、和顺县和榆次市交界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但其向西距离晋阳古城(今太原晋源)不过百里,在古代是否为交通路线不得而知。如果我们考虑太原以东的晋中地区北齐、隋代石窟,以前仅知左权县的高欢云洞石窟,该石窟为北齐时期开凿,但未完工即遭废弃。从洞窟外观看,石窟规模宏大,有仿木式窟廊,与北响堂北洞相仿,疑是北齐皇室所开凿吧。假如将这两个地点联系起来看,就不难发现,由邺城(今河北临漳县)沿清漳河北上,越太行山至辽州(今左权),再沿清漳河西源向西北行阳,极有可能经过石佛寺附近地区而至晋阳。因此,石佛寺石窟为研究古代佛教艺术的传播和交通路线提供了新的资料。

温馨说明:本平台目的在于集中传递全国各县考古成果,不作为任何商业目的,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注明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图文编辑校对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及时纠正修改。谢谢合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